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校信息 - 高校资讯 - 正文
浙江大学采取措施全方位构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来源:浙江大学 2007-4-5 【字体:小 大】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指导工作日益凸显出其重要作用。浙江大学采取多项措施,构建了一个横跨所有年级、覆盖所有校区、突破时空限制、面向纵深发展的全方位就业指导服务体系。2006年,该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

    一、课堂与网络相结合,加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面向不同学生群体开设了三门全校性公共选修课:面向本科新生和低年级本科生的“大学生生涯规划导论”;面向高年级本科生的“就业指导”和面向研究生的“KAB创业基础”。这三门课均不同程度地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注重体验与分享,受到选课学生的普遍欢迎与好评。为有效扩大学生受益面,学校在就业网站上开设了“职前教育网络学堂”,内置35门网络课程,内容涵盖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自主创业等诸多方面,学生在任何一台与校园网相连的电脑上均可以自主、免费学习课程,充分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网络化学习的新特点。网络学堂开通近一年来,已经有1223人注册学习。

    二、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注重就业指导专业化建设

    就业中心安排6位具有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资格的老师每周一个单位时间值班,为预约学生提供规范的专业化个别职业规划辅导服务;同时,安排另外8位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又有丰富就业工作经验的老师分校区值班,面向学生开展个体就业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职业辅导工作的效率,对有需要的学生开展职业素质和技能训练,就业中心定期收集学生的需求,开发设计了相应主题的团体辅导工作坊,对有相同需要的学生开展职业素质和技能训练。目前已经开发了两个系列(“扫除成长障碍,笑面职业人生”和“告别烦恼,拥抱生活,我的未来我作主”)、八个主题(时间管理、人际沟通、增强自信、压力应对、成功恋爱、告别网瘾、认识自我、职业规划和健康睡眠)的团辅工作坊。

    三、普遍指导与重点帮扶相结合,加大就业指导覆盖面

    学校每年都分学院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解读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学校就业工作实施细则,进行就业形势分析和求职技能辅导,力争让每一位毕业生在进入职场之前就对整个就业过程有所了解和把握。在就业网站开设了“就业之星”栏目,通过向毕业生约稿,每周推出一名就业新星,让各类成功的“职场新鲜人”介绍个人求职经验和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现有的24位就业之星的平均点击率达到5200余人次。

    就业中心还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如残疾毕业生、学业成绩不佳或有心理问题的毕业生)开展重点帮扶和结对服务。在分析这些毕业生所面临的具体就业困境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和团体辅导方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职业定位、简历撰写、面试技能、增强自信和查找信息方面的辅导。如对两位2006届残疾毕业研究生实行一对一全程跟踪辅导,多次与相关用人单位通过电话、传真和信件联系,最终帮助他们走上了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四、内力与外力相结合,打造专兼职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学校十分重视就业指导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建设,分期分批资助校院两级从事就业工作的老师参加专业化培训。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学校邀请海外、境外的专家学者来校为从事就业工作的老师开设主题团体辅导工作坊;主办高校职业测评应用研讨交流会,促进与兄弟院校的相互学习和交流。目前该校已有6位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4位职业指导师、3位人才测评师、2位KAB创业教育师资。

    为满足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和职业指导的需求,学校注重利用社会资源,邀请海内外知名校友参与选修课教学;邀请校友和知名人士回校作职场介绍;聘请企业人士担任学生的职业导师;邀请外教、留学生、公务员和知名企业的HR等参与求职口语、公务员面试等方面的培训活动。

    另外,就业中心指导了四个校级学生社团参与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广泛发动各个学院的团委、学生会和各类学生社团策划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指导活动,为社团学生活动搭建平台并提供经费支持,使学生社团成为学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有益补充。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